13708200161
点我发信息
 
诚挚服务 » 资讯 » 材料销售 » 正文材料销售 材料采购 劳务法规 劳务输出 建筑劳务 劳务中介 

利工民:百年织成贴心衣 一针一线皆有情(组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6  来源:网易新闻  作者:网易新闻  浏览次数:19
上世纪70年代利工民的制衣工人。
上世纪70年代利工民的制衣工人。

利工民生产的汗衫。
利工民生产的汗衫。
1962年的香港利工民直销店外观。
1962年的香港利工民直销店外观。

  “衣食住行穿为先,穿衣不可缺秋蝉。”在许多老广的记忆中,利工民的汗衫背心与其旗下鹿牌、秋蝉、珊瑚等内衣品牌,浓缩了无限温情:老西关弄堂里,阿伯阿叔们拿着蒲扇,穿着利工民的白色短袖汗衫,聚在一起倾计,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夏天。

  已经有91年历史的广州利工民针织厂,前身是民国时期民间资本家兴办的民族实业,因为其面向工农的亲民定位与精益求精的质量,生产出特别适合在岭南地区穿着的全棉汗衫,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沾身,在港澳、东南亚、欧美一度风靡。特定年代,穿上用心织造的利工民内衣去海外打拼,寄托了几代游子对祖国最温情的一抹记忆。

  时过境迁,在产业升级、技术更新等一波波浪潮的冲击下,利工民一度淡出人们视野。但改革开放后它又重新回归,在一次次冲击下生存下来,并开启了这一百年老字号的涅磐重生之路。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这家在广东唯一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纺织企业,解密利工民百年不衰的密码。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鲁豇蔚

  利工民被命名为广东省“质量先进企业”;秋蝉牌获得国家著名商标称号

  1980年

  利工民获得“广东省省级先进企业”称号

  1990年

  利工民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2009年

  利工民获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2011年

  利工民获得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及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颁发的“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先进单位”奖

  2012年

  上世纪20年代末

  利工民获广州工业经济联合会、广州市企业联合会、广州市企业家协会联合颁发的“最受消费者喜爱广州品牌100强”以及“最具成长性品牌企业”称号

  2014年

  利工民连续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2002年、2013年

  秋蝉牌、鹿牌、珊瑚牌汗衫背心被国内贸易部评为全国畅销国产商品

  1993年

  秋蝉牌汗衫背心成为全国针织行业第一个国家银质奖产品

  1979年

  威水史

  利工民厂连续被评为广州市出口产品先进集体

  1962年、1963年

  利工民历年所获荣誉

  利工民织造的120支纱金鹿牌,可与法国的鹿头牌相竞争

  总策划:顾作义 张东明

  总指挥:王垂林 陈广腾 姜 晖

  统 筹:郭亦乐 陈 志 练学华

  执 行:牛思远 郑照魁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贴合人性

  解码一

  贴合人性

  用心编织贴身衣物

  利工民的创始人冯寿如是广东顺德县龙山人,在广州创办利工民之前他曾是一间洋杂铺的东主。1923年,他抽出洋杂铺的一部份资金(银毫3000元),买了6台手摇织袜机,在广州市龙津路锦云里开厂。冯寿如自始至终认为: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为此他亲自抓产品质量,宁愿减少产量也要做到“讲求质量,实价不二”。很快,利工民的衣服在广州街坊中间有口皆碑。

  利工民设计的开胸式文化衫、功夫衫一度成为时尚,出现在李小龙和周星驰的经典功夫电影里,堪称那个时代老广最爱的品牌。设计简洁但饱含人性:它不设计翻领,而是在胸口的地方有个贴,如果天气炎热可以打开这个贴,利工民的商标就会露出来,那一度是老广可资炫耀的品牌。

  利工民的汗衫为何如此畅销?利工民常务副总经理吴伟麟介绍说,利工民从创办伊始,就立足于利于工农、利于民众。

  “岭南地区大约3/4的时间天气炎热、潮湿,人们出汗很多。如果使用丝光棉和梭布这样的衣料,虽然也能吸汗,但容易沾身,穿起来不舒服。利工民的衣服则是在吸汗的同时,会把汗水迅速地挥发出去,不会沾在身上”。

  老辈广州人这样回忆利工民汗衫的好:爽、细腻、柔软。吴伟麟介绍说,百年间利工民的匠人们一直在“细”和“严”上下功夫,其最著名的鹿牌汗衫,用100支双股高纱支的棉纱织成,细腻爽滑。直到今天,利工民还采用传统的缩布工艺,把衣服的密度缩得密密的,再加上煮炼、酸洗、碱洗、水洗等一条线流程,30多个工序才能够出布。为减少毛头的刺扎感,利工民坚持用传统的物理方法去掉棉纱绒毛而非用化学工艺烧毛,这使得其更加环保和爽滑。

  细微处见真情。近百年的时光流转,昔日的老裁缝变成了今日的服装设计师,一代代织衣人的智慧留下了一件件贴合人性的衣物杰作。如今即便是最普通的汗衫,利工民也有与众不同之处:首先是肩部,没有缝边,一块布剪裁;在衣角收边的地方,利工民至今仍用两条缝纫线,而不是三条或四条,以此减少粗糙感。

  不断革新

  解码二

  不断革新

  借“广交会”风靡海外

  利工民从创立伊始就包含着亲民、实惠的特质。吴伟麟回忆说,最初利工民的创始人冯寿如从英国进口棉纱。英国棉纱的特点就是纯白,几乎没有杂质。所以,利工民做出来的衣服洁白而没有杂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利工民一度是可以和法国“鹿头牌”等世界知名内衣品牌同台PK的“广货”。

  1938年日本侵略广州后,利工民厂在同兴街的总营业部遭到焚毁,随后冯氏将厂搬迁到顺德,1940年又迁到香港。1945年日本投降后,利工民才迁回广州。因此,利工民在广州和香港都留下了产业。

  上世纪60年代,为了跟上海和香港的高档汗衫竞争,利工民研发出珊瑚牌汗衫背心,用50支单纱织造,中档棉纱、高档处理,织出具有100支高档纱手感和外观的衣服,价钱便宜一半,不仅深受老广喜爱,在港澳市场也一度风靡。1962年,珊瑚牌汗衫背心在“广交会”上亮相,一下子把海外客商吸引住了。

  广州利工民针织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少萍1976年进入利工民工作,从基层织布女工开始,至今工作了近40个年头。在她的记忆里,利工民的办公室、专卖店经常会接到海外华侨打来的电话,“电话里那些老华侨说,利工民的汗衫,他们穿惯了,想要邮寄购买”。每年清明节前后,从世界各地回来祭祖的老华侨络绎不绝,他们中的许多人常常会到利工民的店里买上几件汗衫带回家。

  百年变迁,从手工到半机械再到机械,编织、漂染、熨烫、缝纫等工艺不断更新。为了赢得海外市场,利工民立足特有的“广货”工艺优势,根据产品设计需求,引用新设备、新工艺来改造原来的老设备、老工艺。

  游子身上衣,几代匠心磨。1977年底,珊瑚牌为适应国外消费者需求,男装汗衫的袖子和衫身适当增长,使造型更为美观适体,男装背心挖深肩弯度,以增加穿着者肌肉健美的感觉。这样一番改造,珊瑚牌不仅畅销港澳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还远销到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雄视国内外市场。

  涅槃重生

  解码三

  涅槃重生

  百年老店谋转型

  利工民有着辉煌的咸水史:秋蝉牌汗衫背心荣获全国针织行业第一个国家银质奖,三个主要品牌秋蝉牌、珊瑚牌、鹿牌的汗衫背心多次获国家银质奖和部优产品称号。

  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利工民却一度陷入困境。从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到直面市场竞争,利工民因体制落后、冗员较多,加上进入服装业的门槛较低,它的竞争力被逐渐削弱,一度从针织生产龙头企业几乎变成特困企业。

  一直到2003年,利工民在逆境中迎来蜕变,开始探索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创新的路子。2007年广州市加快“退二进三”的步伐,利工民遇到环保的冲击,漂染生产线面临停产。为了传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工业品牌,保留具有独特工艺技术的漂染生产线,利工民经多番努力,将漂染生产线成功转移到广西,既达到“退二进三”和节能降耗的环保要求,又推动了利工民从生产经营型向品牌经营型转型的进程。

  如今的利工民还组建了产品设计研发中心。“利工民是个老品牌,在老辈人心中有分量,但它未来的生存必须争取年轻人的市场。”吴伟麟说。为此,利工民联合广东工业大学的师生团队,一同参与这个百年老品牌的形象提升工程。“广工的学生为利工民做了一系列品牌形象、服装设计、人力资源项目方案等课题。现在新的品牌LOGO也是他们的创意,在原本一只鹿的标志上加上云彩,也可以看成是棉花,象征利工民的再次腾飞。”

  2010年,利工民终于迎来了涅盘的曙光。在广东纺织行业中,利工民获得了唯一一个由国家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称号,品牌口号也从“利工民、利健康、利人民”转变为“贴心依旧,真情呵护”。更为人性化的表白和设计开始赢得新的市场,利工民获得了包括“广东十大手信”、“广州六十强品牌企业”、“省港澳优质产品名牌称号”等荣誉。

  如今,利工民的产品可谓万紫千红:品种上,从汗衫、背心、内裤的“老三类”发展到内衣、家居服、运动衣和毛巾礼盒等系列,颜色也从“一片白”发展到“一片色”。用料上,从全棉织造到木代尔、竹代尔等天然材料,约有十几个系列、近千个货号品种。变亦不变,利工民坚持的“健康、人性”等设计理念一直延续至今。而它正作为“广货”针织行业的代表,谋求新三板上市,以资本运作寻求一次新的蜕变。

  道

  论

  坚守传统手艺不忘创新

  言

  柜

  掌

  “三心”走天下

  吴伟麟介绍说,利工民品牌百年不败的秘诀可以用“三心”概括:良心、信心和雄心。

  利工民凝聚了近百年的人文历史,从建立开始就以有利于民众为宗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了发展民族工业,在洋货充斥的市场中站稳并求得发展,利工民采用与进口产品纱支、机型相同的生产手段,织造出广州的名牌货金鹿牌,为振兴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吴伟麟回忆说,1932年,由于日本实行武力侵占,引起中华民众的愤然之心,中华国货维持会、商会等致函各地,积极提倡使用国货,利工民当时是广州市的著名国货工厂之一,理所应当成为国货代表。

  近年来,利工民的发展又体现了信心和雄心。利工民不断勇于开拓,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重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利工民加大品牌文化宣传,提升企业形象,塑造品牌文化内涵,打造一个崭新的时尚品牌。利工民通过与广工VIS的合作,对包装、标色、宣传等进行策划研讨,对广告、企业形象更新改造,让外界知道,利工民不但有大众化、维持经典的一面,而且有时尚、推陈出新的一面。我们从LOGO开始,过去的一头‘老公鹿’已变成一头‘飞跃的鹿’。”吴伟麟说,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老企业品牌拥有了独特个性的文化,才会具有穿越时空的延续性,才能焕发青春,使老树开新花。

  2011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广州TIT国际服装创意园,给予创意园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的同时,指示一定把老品牌做好,要让老字号利工民商标焕发新机。在2013年的琶洲国际服装节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也嘱咐要把利工民品牌继续做好,他说自己是利工民的“粉丝”,身上穿的就是利工民内衣。

  “利工民生产的汗衫背心与人们直接贴身,它追求健康、环保,用良心制作每一件衣服。”吴伟麟说,如今市面上大部分汗衫背心在工序上一般采用化学处理的方法,采用物理处理工序的很少,但利工民百年如一日一直坚守。

  “传统出精品,正是这样一丝不苟的坚持成就了百年老字号。”吴伟麟说,这是支持利工民走到今天的砝码。广东省老字号协会秘书长范依萍认为,对于利工民这样有口皆碑的老品牌,一方面既要坚持传统工艺,做精做优;一方面又必须不断创新,争取年轻人的市场。

  穿衣潮流不断变化。为适应市场,利工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推出时尚款式的家居服,把消费群体从原来的五六十岁成功扩展到年轻群体。“我相信,作为广东目前唯一一家纺织类中华老字号,用创新的品牌运作,它一定能更时尚、更年轻,迎来第二个春天。”范依萍说。

  图

  河

  上

  谋求上市升级发展

  广州白云区增槎路的高架桥下,被挤压到老城区边缘的旧式厂房大楼排排林立,利工民就坐落于此,一栋6层楼高的厂房中浓缩了利工民的生产车间、储存库房、行政办公地点,入门处的牌匾“利工民”三个字透露着往昔的繁华—据说,这三个字是冯寿如邀请民国时有名的书法家林森先生所写。

  90多年风云变幻,利工民先后辗转搬迁到广州纸行路、净慧路、光孝寺旁边的蛋花巷、荔湾路的周门等地。如今,昔日百年老店旧址已难寻觅,但利工民在罗冲围总部、惠福路、广卫路、龙津路、净慧街等直营店及百货公司的专柜仍以亲民的形象直接与老街坊见面,一件件小小内衣,浓缩了老广对那个艰苦年代的温情记忆。

  近年来,利工民在市场大潮中经历一次次洗礼。通过实施减员增效,调整结构卸掉包袱,特别是2003年至2005年间,企业解决了1700多名退休工人的医疗保险和全部偿还了银行债务后,企业的负担大大减轻。通过扎实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认真把握内外销两个市场的开拓,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品种,不断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利工民现已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营销网络,拥有直营、加盟、专柜、批发等销售网络一百多个,产品远销海外,驰名港澳地区,市场网络遍布广东省各地,辐射湖南、湖北、广西、海南等地。

  从前,由于历史原因,人老、思维老;这几年通过改革,老“利工民”也开始接受新的思维。目前,利工民正加快推进股改进程,积极争取成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助力企业的升级发展。

  坊

  议

  街

  九旬老太珍藏

  利工民衣衫60余年

  1998年的《南方日报》广州新闻版曾刊登了《九旬老太与鹿牌内衣的传奇》这样一条新闻。报道中,家住肇庆市的老太太黄丽姬与家人庆祝她90岁生日,特别展示了一件利工民鹿牌内衣,是1935年丈夫买给她的结婚信物。


  黄丽姬只是购买利工民的万千人中的一个,但却缩影了利工民在老广州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位置。这件利工民内衣线衫伴随她度过了60多个春秋。虽然老太太的家曾被日机炸为平地,随后辗转到云南昆明,上世纪60年代才又回到肇庆,但这件线衫仍洁白无瑕,质地柔软,手感甚好,鹿牌商标十分清晰。一个甲子年,老太太对这件衣服一直珍而重之。眼看着老太太对这件线衫的钟爱,而且每每提起利工民都赞赏其产品质量,在她过世后,女儿经过深思熟虑,把母亲那件历经岁月、饱含意义、满载感情的线衫捐予利工民,目前保留在利工民的企业资料室内。这样的珍藏饱含深情,印记了民众对于利工民的信任和情感。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诚挚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蜀ICP备16025539号-1